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同时,不能忽视日益增多的职高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职业学生的难教育、难管理已是摆在职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严峻事实。分析他们的心理,帮助他们健康成长,让他们全面健康地发展,是全体职高教师的神圣使命。
健康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身体健康和没有疾病,而且还包括良好的精神状态、健全的社会适应能力,即身心健康。目前,中小学生越来越多地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调查表明,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着嫉妒、孤僻、神经衰弱、逆反心理等心理行为问题,并且存在心理行为问题的比率是相当高的:小学生约为43%,初中生约为45%,普高生约为49%,职高生约为55%,这个比率现在还一直呈上升趋势。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一、影响职高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心理特点
1、职高生身心发展因素
由于学习基础不扎实,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松散,动力不足等因素影响,不断地诱发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由于职高生的身心迅速发展,正处于“青春期”,其身体迅速发育,但是其自我认识、自我控制的发展往往相对与其身体的发展滞后,其自我体验的发展远远高于自我认识和自我控制。因此职高生的情感和行为往往存在许多复杂矛盾,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趋向成熟,但又不稳定;他们想与人交往而又害怕交往,渴望接触异性又缺乏勇气和方法,心理上出现孤独、寂寞;他们对问题分析主观、片面、偏激、敏感而多疑,情绪带有冲动性,不善自制,行为不易预测;他们的准成人感可能使他们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间的矛盾和差距,不愿向他人诉说,形成自我封闭,在短时间内各种焦虑迅速聚积,最终可能导致其心理的严重焦虑。
2、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有的家长文化素质较低,教育方法不当,有的家庭父母关系不和,缺少温暖和爱,使学生性格扭曲,有的家庭经济状况较差,也会对学生心理产生影响。
家长的抚养及教育方式对学生心理健康也有较大影响,如溺爱型家庭造成子女任性、自私、孤傲的不良心理、使孩子缺乏独立性、意志薄弱。粗暴型家庭致使孩子形成胆怯、孤僻、自卑、不诚实。干涉型家庭助长了孩子的依赖性、使孩子变得迟钝无进取心等等。此外职高生身心迅速发展,使职高生的行为表现与以前产生了强烈的反差,如藐视父母,长辈的权威,叛逆心理,独行其事等。这要求家庭教育必须做出相应的弹性变化。同时,父母与子女的成长经历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世界观,父母与子女之间存在认识上的分歧,容易造成彼此关系紧张,产生冲突,发生激烈的冲撞和矛盾。子女有想法不愿与父母交流,在心理上筑起了与起父母长辈隔绝的“长城”。另一方面,很多职高生的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父母为了改善家庭的生活条件,不得不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物质生产劳动方面,对子女的照料、教育托付给祖父母或邻居,使子女的教育处于分歧或放任状态,造成子女长时间处于压抑状态导致某些情感、情绪障碍,甚至出现其他问题行为。
3、社会因素
社会一些传统观点往往对职高生有能力偏低、思想道德素质低下、自控能力差等等认知,这些社会偏见在职高生心中会形成固有心理定势,影响其自我认知,使其面对社会、面对他人时会出现自卑感和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同时由于目前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职高生在自我认知上存有偏差,导致职高生普遍存在着自卑心理。 同时,职业高中是处于整个社会大系统之中,相对与普通高中或是重点高中的学生,职高生接触社会、与人交往的机会较多。而社会上腐朽的意识形态和道德观念及不良的社会风气,对职高生的心灵起着腐蚀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会导致他们产生消极颓废心理,提不起精神学习,思想消沉,整天混日子。
4、学校因素 学校教育内容缺乏心理保健知识、技能,造成职高生缺乏心理保健意识。职高生对学校所设课程、学科以外的知识,特别是心理保健涉猎较少,自己对青春期发展引发的心理失调所做的准备不够充分,缺乏调控能力,而所处的学习环境又无法及时提供相应的帮助使得其心理焦虑不能适当发泄,导致某些心理异常。
二、职高生心理问题的表现
当前职高学生正面临着求学、求职等问题,再加上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良心理因素,致使他们在学习、人际交往和择业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问题。
1、学习主要表现为:满足心理、侥幸心理、自卑心理、无奈心理,致使他们逃学、厌学。据一项调查表明职高高一学生的学习适应性远比不上普通中学高一学生,前者有46%的学生学习适应不良,需要接受辅导,后者只有19.5%的学生需要指导。
2、职高生人际关系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障碍:据对职业高中毕业班学生的一项调查显示,有62.5%的学生觉得人际关系难以处理好;有33.3%学生觉得难以适应社会;能够心理坦然地步入社会的只占有19%,有78.6%的学生,对将来的工作缺乏信心,觉得难以胜任。
3、职高生在择业方面更需要给予指导和帮助:大部分职业高中的学生有很强的自卑、苦恼、失望等不良情绪,影响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影响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健全、适应环境的人格。
三、职高生心理辅导的方法
1、心理健康活动课:是主要渠道之一。主要以职高学生生活、学习、交往等问题为内容,以班级集体为主要组织形式,心理辅导老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指导学生参与一系列有趣的情境活动,以满足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需求为出发点,采取民主的方式,疏导聆听的学习活动、讨论、小品等文艺形式相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和环境,达到自我心理调适、自我发展、心理和谐之目的。如:在班里上一节“假如明天我求职”的心理健康活动课。采用小品、讨论等方法,对毕业后的“求职方向”、面试时“如何给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怎样看待职高文凭”、以及“面对挫折持什么样的心态”等进行讨论,同学们踊跃发言。对以后的学习、择业、人际交往、面对挫折有了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态。
2、团体辅导:通过专题讲座向全校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分析解释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使更多的学生关心、接受心理健康教育,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这种辅导使受辅导的学生人数多,突出普遍性,但缺乏针对性。
3、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开设心理咨询室是针对个别心理辅导的重要场所。通过与个别学生单独交谈、观察、测量、训练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辅导,启发他们自己能理性地选择和决定,达到心理平衡。还可以用书信的方式投放到咨询室,对不署名的学生运用复信等方式进行心理辅导。 家长与老师应该针对职高生所处生理心理的特殊阶段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由“命令式”教育和“权威式”教育改为“引导式”教育。尽量以朋友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耐心的关心他们、爱护他们。
同时,应该引导学生正视挫折,培养他们的抗挫能力,让他们认识到,挫折对个体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正确对待别人遭遇的挫折,要培养对挫折的耐受力。使他们了解受挫折是现实生活中的正常现象,是不可避免的,要在正视挫折的基础上,对挫折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一旦职高生耐挫折能力加强强,具有了良好的意志品质,就会具有强烈的自信心和进取精神,就不再会认为自己是无用的或不幸的,不再自怨自艾,用坚强的意志去学习,去拼搏,去实现自己的目标。此外,还应该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学会全面辩证地看问题和正确归因,帮助职高生学会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与他人,恰如其分地看到自己与他人的优缺点;帮助他们学会正确地认识环境,以健全的认知过程谋求与周围环境保持平衡。
4、家庭教育:家庭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摇篮,家长本身不健全的人格,会直接引起学生的心理问题,面对职高生突如其来的变化,调整亲子各自的心态营造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家庭气氛是非常重要的。家长作为家庭的核心主动、积极地改变原有的教养方式,尊重子女的人格显得格外重要,而教给学生如何与父母相处的有关家政知识,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与困难;帮助学生家长如何认识子女、教育子女等学校家长应当承担的责任,就显得格外紧要与突出。因此一方面家长做好榜样作用,另一方面要配合学校做好工作。家庭学校二者应相互结合,这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不可忽视的途径。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对职高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职校教育工作者一个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